2021年是碳達峰、碳中和的開局之年,各類政策頻發,利好光伏風電等能源,我們就來盤點下下半年重要的屋頂光伏政策,來證明下屋頂光伏為何是大勢所趨。
利好政策頻發

2021年10月11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《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》(發改價格〔2021〕1439號)。
擴大市場交易電價上下浮動范圍
交易價格在原有的-15%~+10%的變化范圍,變成-20%~+20%;風光項目參與交易基準價有20%上浮空間。
推動工商業用戶都進入市場。
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。目前尚未進入市場的用戶,10千伏及以上的用戶要全部進入,其他用戶也要盡快進入。
已參與市場交易、改為電網企業代理購電的用戶,其價格按電網企業代理其他用戶購電價格的1.5倍執行。
由此,各省均開展了電價調整。
以江蘇省為例,高峰時段電價最高上浮71.96%!
2021年10月26日,國務院關于印發《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》(國發〔2021〕23號)
“碳達峰十大行動”
重點實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、節能降碳增效行動、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、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、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、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、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、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、綠色低碳全民行動、各地區梯次有序碳達峰行動等。
11月7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發布《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》。
《意見》明確主要目標,到2025年,生態環境持續改善,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,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%
到2035年,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,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,生態環境根本好轉,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。
各大企業紛紛裝光伏
京東宣布,到2030年,京東將聯合合作伙伴搭建全球最大的屋頂光伏發電產能生態體系。京東在確定數智化社會供應鏈未來十年長期目標時就明確提出:到2030年,京東的碳排放量與2019年相比減少 50%。
圖片
京東稱,根據測算,預計至2021年底京東的分布式光伏發電能力可建成100兆瓦,年發電量可供5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量。預計用3年的時間,搭建起1000兆瓦的光伏發電能力,能夠為85%的京東智能產業園提供綠色能源。
董明珠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:今年格力電器沒有遇到能源困難,是因為公司三分之一的電是使用光伏技術。并提到格力的光伏空調技術,稱光伏讓空調變成一個距離最短的發電、轉化模式,可以說是一種技術顛覆。
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多次號召物流業參與者要關注綠色能源發展,支持綠色,并在旗下菜鳥驛站投建了工商業屋頂光伏。
1座萬達廣場1個月的用電量就高達90萬度電,相當于9000戶3口之家1個月的用電量!如此高額的用電量,能不加入屋頂光伏電站的行列嗎?
光伏發電,全球碳減排大趨勢。我國已承諾在2030年前碳達峰,在2060年前碳中和,光伏會是未來十年二十年的大主題,抓住機遇,上車。